安徽科创中光:引领大气臭氧监测产业的新纪元

来源:低浓度臭氧检测仪    发布时间:2025-04-26 00:49:56

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名叫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创中光”)的创新型企业正悄然改变我国大气监测领域的格局。位于此公司的实验室内,一台被称为“RayOL—GB—高低空双接收—大

服务热线:010-82912186

  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名叫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创中光”)的创新型企业正悄然改变我国大气监测领域的格局。位于此公司的实验室内,一台被称为“RayOL—GB—高低空双接收—大气臭氧监测激光雷达”的前沿设备正在不断扫描城市上空的臭氧浓度。这一备受瞩目的自主研发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在高精度环境监视测定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是以国产化突破挑战了国际技术的垄断,成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之眼”。

  科创中光在过去的9年内,凭借着坚韧不拔的追求与创新,迅速成长为环境监视测定领域的佼佼者。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们已建立三大省级研发平台——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公司在研发设备上的投入已超越2000万元,并与包括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内的十余家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背景越发严峻,环境监视测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科创中光董事长汪思保坦言:“环境监视测定装备的国产化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特别是臭氧,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指标,其监测的精度直接影响到环境治理的效果。然而,长期以来,传统设备在高湿度环境下有可能会出现数据失真,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在2023年,科创中光的开发团队在贵州山区来测试时,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监测数据剧烈波动。研发工程师们深知,湿度每增加10%,数据误差便放大3倍,这无疑在挑战着他们的底线。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创中光团队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技术攻坚。他们创新性地将自适应滤波算法与硬件抗干扰设计相结合,通过进行超过2000次的模拟实验,最终成功研发出“双波长校准+动态湿度补偿”技术。这项技术的问世将高湿度环境下的监测误差控制在1.5%以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带动有关技术标准的升级,推动整个产业链上游的光学元件和探测器等配套产业实现技术迭代。

  随着该设备的量产,科创中光的社会效益也逐渐显现。在马鞍山钢铁基地,基于该设备的精准数据,企业能够迅速定位到污染源,以此来实现每年减排臭氧前体物300吨的很明显的成效。此外,生态环境部依托这一设备也成功建立了首个跨省臭氧污染联防联控平台,覆盖了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为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力量。

  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升级方面,科创中光不仅带动了安徽省内的精密光学和电子元器件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催生了大数据分析服务的新业态。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涌现出了20余家专业的数据处理公司,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圈。同时,企业推动建立的全国首个臭氧激光雷达技术联盟,进一步实现了长三角区域监测数据的互联互通,促进了整体环境监视测定行业的发展。

  眼下,科创中光正在迎来战略转型的新机遇。其总裁曹开法表示:“我们正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监测大脑’服务商升级。”围绕大气臭氧激光雷达技术,企业将布局三大新方向:首先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环境监视测定系统,在合肥地区试点实现污染源的精准溯源,从而帮助政府提高环境执法的效率70%;其次是进入气象监测的新赛道,研发针对台风路径预测的激光雷达,将气象预警的提前期延长至72小时;最后,是围绕低空经济构建生态圈,开发无人机载监测系统,为农业植保、物流配送提供实时环境数据支持。

  借助这款首台套产品的成功,科创中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专精特新”的发展智慧:以核心技术的突破为支点,同时依靠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为杠杆,撬动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化。

  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独特的市场定位,不但在环境监视测定行业树立了标杆,更为整个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未来,在大气污染防治的战役中,这家企业将继续引领创新浪潮,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推荐产品

成功案例success case